本文目录:
关于嵩山的古诗
最佳答案:
# 唐代
- 《归嵩山作》——王维
清川带长薄,车马去闲闲。
流水如有意,暮禽相与还。
荒城临古渡,落日满秋山。
迢递嵩高下,归来且闭关。
- 《送杨山人归嵩山》——李白
我有万古宅,嵩阳玉女峰。
长留一片月,挂在东溪松。
尔去掇仙草,菖蒲花紫茸。
岁晚或相访,青天骑白龙。
- 《望嵩山》——吴融
三十六峰危似冠,晴楼百尺独登看。
高凌鸟外青冥窄,翠落人间白昼寒。
不觉衡阳遮雁过,如何钟阜斗龙盘。
始知万岁声长在,只待东巡动玉鸾。
# 宋代
- 《初见嵩山》——张耒
年来鞍马困尘埃,赖有青山豁我怀。
日暮北风吹雨去,数峰清瘦出云来。
- 《和人游嵩山十二题?二室道》——范仲淹
太室何森耸,少室欲飞动。
相对起云霞,恍如游仙梦。
何以宠此行,行歌降神颂。
- 《嵩山十二首?三醉石》——欧阳修
拂石登古坛,旷怀聊共醉。
云霞伴酣乐,忽在千峰外。
坐久还自醒,日落松声起。
# 其他
- 《登嵩山十首?将军柏》——苏辙
肃肃避暑宫,石殿秋日冷。
凛然中庭柏,气压千夫整。
风声答万壑,云色通诸岭。
材大难为工,甘与蓬蒿屏。
- 《游嵩山诗十二首,并序?其二》——邓云霄
历险探奇无尽日,才登华岳又嵩邱。
八方风气推中土,一统河山据上游。
仙跸昔传青鸟下,封坛今有白云留。
谁能尽解人间缚?直驾銮骖到十洲。
- 《望嵩山》——吕守曾
三十六峰如髻鬟,行人来往舒心颜。
白云蓬蓬忽然合,都在虚无缥缈间。
形容嵩山的诗句
嵩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,自古以来便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,留下了诸多赞美之词。如唐代诗人杜牧所作《题嵩山》中写道:“嵩高不可攀,玉洞云应断。天柱高则怒,岳阳远更安。”此诗描绘了嵩山的巍峨壮观和云雾缭绕的景象,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。而白居易的《题嵩山》则以更加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嵩山的自然美景:“嵩山初落晚,云雾生朝霞。寥寥四十里,气象豪横奢。”诗中不仅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,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深深喜爱与感慨。
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虽未直接提及嵩山,但其意境与嵩山的巍峨相似,诗中写道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,同时也寓意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。
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现了嵩山的山川之美,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。它们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丽,也传递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在古代文人的眼中,嵩山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,更是精神上的圣山,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些诗句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,成为连接古代与现代、自然与人文的桥梁。通过这些诗句,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嵩山的敬仰之情,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。嵩山不仅仅是一座山,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,一种精神的寄托,让后人得以从中汲取灵感,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
嵩山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诗人前来吟咏,其巍峨壮丽的山势和云雾缭绕的景色,激发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。从古至今,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嵩山的自然风貌,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。